《陕西通史》第七卷(明清卷)摘录
……

第十四章 民主革命在陕西的兴起

第三节 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成立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年冬,井勿幕等奉孙中山之命,由日本返陕进行革命活动。他们联络关心国事的人以及进步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进步人士,宣传孙中山的救国主张和同盟会纲领,足迹遍及西安和渭北10余县。不到一年,就发展了王子端、焦冰、李异材、李良材、柏惠民、邹炳炎、高又明、马开臣、胡定伯、康炳勋、王授金等30余人加入同盟会,奠定了同盟会在陕西建立组织的基础。……

同盟会在外县建立的秘密活动据点影响比较大的除了各县的教育分会外,还有三原的勤公社、泾阳的柏氏花园、同州中学堂、耀州庙湾牧场和宜君的马栏山铁矿等。

勤公社。是柏筱余、高又明、纪时若等人在三原县县城创办的。它名义上是由上海运输各种新书和教育用品,实际是同盟会设立在三原的一个秘密据点。

柏氏花园。这是同盟会员柏筱余家的花园。里面草木茂盛,四季花香,环境幽雅。由同盟会员高又明负责管理,这里是西安去渭北必经之地,交通方便。因是私人园宅,又管理严密,外人不能随便入内,因此,成为同盟会在渭北秘密聚集的一个重要场所,同盟会重要会议多是在此召开。
……

第四节 同盟会领导下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光绪三十二年春,井勿幕由日本二次回陕,陕西的革命力量虽有所增长,但革命工作仍无大的进展。不久,经同盟会员高又明介绍,井勿幕结识了慕亲会首领吴虚白,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井勿幕就向吴虚白毫无保留地表白了自己的苦恼,他说:"欲作一事,人材无,钱难。欲罢之,又不肯,责任如此,奈何?"吴虚白也坦率地向井勿幕说:要实现民主革命以推翻清朝这样宏大的计划,必须联合武装力量,联合哥老会、刀客和新军;并通过-定的方式,统一大家的思想,规定严密的组织纪律。如果仅仅在文士中空谈革命,既无群众,又无粮饷,这样是无济于事的。这段话对井勿幕启发很大,更加坚定了他联络新军、会党和刀客的决心。为了统一同盟会内部的思想,光绪三十三年重阳节前,同盟会在大雁塔召开会议,决定重阳节祭扫民族祖先轩辕黄帝陵墓,在祖先陵前宣誓,借以表示复兴民族的决心。会议推郭希仁、张赞元起草祭文,并约邻省在陕会员一同前往。
……

第十五章 西安起义与清朝陕西政权的覆灭

第一节 起义的酝酿与准备

宣统二年三、四月间,井勿幕从南方归陕,在泾阳柏氏花园水榭亭召开同盟会陕西分会会议,传达孙中山鉴于南方起义屡遭失败,欲改从西北发动的方针。参加会议的有井勿幕、宋元恺、樊灵山、柏筱余、高又明等同盟会骨干十余人。会议讨论决定起义的准备工作在西安和渭北两地分头进行。渭北由宋元恺、井勿幕、邹子良、柏筱余等负责,主要是在各地发展会员,成立分会,联络渭北一带的刀客。西安由郭希仁、张赞元、李桐轩、钱定三等负责,主要任务是扩大同盟会组织,力争尽快掌握新军。

会议还决定由樊灵山联络东路的革命党人,任尹负责渭北各地革命活动的联络工作,王守身负责宜君、耀县等地秘密据点的联络工作,罗少鸿负责联络各校进步学生,刘芬负责联络哥老会,高又明负责购买武器及印刷宣传品器材,韦协度、张仲良负责文稿的起草等工作,高季维负责宣传,雷尔清负责编写传播清政府即将垮台的歌谣等。此外,会议还制定了有关章程、党人通讯方法和问答术语等。……

柏氏花园会议开了20多天,进一步明确了同盟会当前开展工作的任务。会后,井勿幕到西安和邹子良、郭希仁、张云山、王荣镇等在小雁塔集会,商讨起义的具体事宜。柏筱余、罗少鸿捐款在马栏山开矿冶铁,制造炸弹。又派张奚若携款到上海购买制造子弹的器材,后因清政府沿途搜查严密,遂改买黄色炸药及革命书籍运回陕西。
宣统三年春节过后,柏筱余、高又明等又奉命到南方考察革命形势,途径洛阳,订购马刀、长矛1000多件,来复枪100余枝,以提倡武术为名,分批运回陕西三原县,为起义准备武器。……

摘自:《陕西通史》o第七卷(明清卷) 多卷本(第432、446、458页) 《陕西通史》编纂委员会:顾问:习仲勋 刘澜涛 马文瑞 主任:张勃兴 主编:张岂之、史念海、郭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相关文章:高又明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
《陕西通史》第七卷(明清卷)(摘录) 多卷本《陕西通史》编纂委员会

扩展阅读:孙中山先生书赠高又明墨迹 《星期天》 陕西日报 增刊 张应超
历史的丰碑永远的纪念-我的父亲高又明 高启维

缅怀先贤暨高又明先生纪念网 http://www.gymjnw.com
主办:  高又明先生资料编纂委员会
策划编辑制作: 高启宏
顾问:张应超 刘殿昌 宗鸣安 罗宏才
Email: gaoqihongxian@yahoo.com.cn
 Tel:13152128580